追梦路上,求学海外还是坚守高考?

发布时间:2024-11-09 11:01:41 来源: sp20241109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姚卓文

  正值海外大学录取季,深圳多所学校陆续发布的成绩单显示,又有大批深圳学子进入国际顶尖名校。以各校头部学子为例,深圳中学国际部7名同学获得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USNEWS排名前10的美国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录取,6名同学获得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录取;深圳国际交流书院收获了48枚牛津、剑桥预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全市各家国际学校也捷报不断。

  近两年,深圳学子留学热情不减,“为何留学、何时留学”这一老生常谈的探讨在一批又一批家长中间始终保持着热度。除了高质量录取的期待,是什么在影响决策?家长期望、学子梦想?还是学业环境、就业趋势?近日,记者深入走访,走近了这场与无数家庭息息相关的留学决策过程。

  1

  更换赛道? 学生个人拥有 更多“话事权”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18)班韦远来已拿到伦敦大学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韦远来说,庆幸自己在高中阶段选择了出国留学,自从换了赛道,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年5月、10月各有一次A-level考试,每次考试持续近1个月,机会多、时间长,可以很好地减轻压力。“高二我就确定了电子工程相关专业,‘锁定’了一批理想学校,有了明确目标,感觉学习更有劲儿了。”他说。

  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学子仲佳宜一边等待着新的录取通知,一边手握几份通知书,在进行着最后决策,“要去香港还是英国的布里斯托或者伯明翰”。仲佳宜从小跟着在印尼雅加达工作的父母在海外读书,回国后,先后尝试了不同类型学校,直到最后来到中加学校,“小学、初中我数学成绩特别差,也没参加中考,到国际高中后,就像突然开窍了,我的各个学科成绩都好了,人也更自信了,我觉得这是系统转变带来的。”但她透露,自己的弟弟妹妹都选择了国内高考。

  中加学校高二年级郝天同学,初中就读于罗湖某中学,“那时我和同学们对国际高中都有些反感,认为是在逃避中考。后来我考到了罗湖高级中学,这时候父母推了我一把,他们提出三个方向:到加拿大读高中、在国内读国际高中、继续走高考,最终我选择了国际高中。”与初中时的“反感”相比,郝天的转变是180度的,甚至还担任了学生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初中时我感觉很孤独,每一天都在紧绷中重复。现在我比那时的学习状态好很多。”

  2

  留学红利?家庭精力财力一起卷

  全球化背景下,留学成为提升个人竞争力和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深圳的家庭更注重追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部分家庭希望通过留学避免国内激烈的教育竞争,还希望能借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国际视野。

  孙女士的孩子目前正在上初二,可是早在读小学时,她已经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辅导小学作业时,我发现题目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孩子难免成为刷题机器。”孙女士认为,“孩子以后要立足,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国外的学校也许能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出来……”南山的闫先生属于“行动派”,孩子上初中后学习状态不佳,他在一次出国考察之后,毅然把孩子“投放”到了美国朋友家,“那个地方不是留学热门地,甚至说有点偏,中国学生非常少。”他很欣慰,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很快,就连申请高中都是孩子自己处理的。

  然而,选择国际升学路线的每一个家庭,都享受到了留学“红利”吗?记者调查发现,并不尽然,对留学费用的预判不足,成了不少家庭的“天坑”。“大的在小学阶段转入国际学校,还没出国,开始叛逆的老二也吵着要读国际学校,下面老三还小暂不考虑,最近,我俩算一次账就吵一次。”家住宝安的李先生欲言又止,无奈地笑了笑。的确,走了国际路线的孩子很难退回到传统中高考的轨道上。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学生家长也透露,“孩子光雅思就考了9次,考试报名费、培训费花到‘肉痛’,考了5分追6.5,上了6.5还要7分,还有夏令营、夏校,谁说出国‘不卷’,是全家的精力和财力一起‘卷’。”

  3

  高考or出国?追梦路口选“适合的”

  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超过130万中国留学人员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留学深造。上个月,国内留学机构“启德教育”连续第四年发布《2024中国留学白皮书》,报告显示,中国仍是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

  资深留学顾问、启德教育华南地区总经理周素琼介绍,与2020年前相比,不少家庭延迟了孩子留学年龄,进而选择了在本土就读国际学校、本科留学的方式;如今就读A-level、DSE香港课程、选择赴中国香港和欧美就读本科的群体也在增加。同时,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代表的不少合作办学项目也备受关注,这些项目拥有国际化教学环境和更多海外交流机会,在学位认证、求职就业、海外升学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且对比赴海外留学,费用又拥有极高性价比,继而成为留学市场有效补充。

  关于如何做好留学规划,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A-level班肖杰文老师提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可塑性、思辨中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家庭在留学准备期和留学期间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都需要认真考虑。周素琼也提出三个衡量因素:尊重孩子意愿;选择在孩子三观足够稳定和成熟之后;不跟风攀比,量入为出,避免留学“断供”。

  “在深圳学子的绝对总量面前,留学群体总归是个小群体。”与一些积极推动“出海”的父母不同,家长秦女士认为,不如把选择权留给孩子,比如等读大学时再做这个决策不迟。她主张:“深圳近年来大学建设快、发展好,如果孩子考不到北上广的名校,留在深圳也非常不错,况且海归的就业性价比并不高,没必要舍近求远。”

  “全球各地都有优质教育资源,无论是坚定高考奔向985、211,还是留学海外,无论是选名校还是普通院校,无论是选热门还是冷门的城市、专业,都是一种选择和规划,不存在孰优孰劣,适合孩子和家庭的才是最好的。”周素琼坦诚地说。(深圳特区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