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3:30:11 来源: sp20241114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发文量和高被引论文量均排名全球第一,农业专利竞争力继续保持全球第二……12月6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上发布的《2023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2023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2023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等一系列报告,用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数据,传递出我国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
农业科技论文质量取得长足进步
科技论文和专利是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直观指标。本次发布的《2023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研究编制,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对美国、日本、法国、中国等22个全球农业代表国家及其机构的整体农业科技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统计显示,在科技论文方面,中国的农业科技论文发文量和代表论文质量的高被引论文量均排名全球第一。从具体学科表现来看,中国也愈加出色:近5年,在各类农学学科中,中国科技论文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学科较2017年至2021年增加了植物保护和水产渔业两个学科,达到了8个;中国在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学科上,也实现了入选该学科全球TOP10机构“零的突破”。
“报告表明,中国农业科技论文‘量大质低’的现象得到改善,质量取得长足进步,高被引论文量增长的驱动作用显著。中国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日益深化,已开启‘量质双升’的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说。
在专利方面,报告显示,中国农业专利竞争力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竞争力指数与美国差距逐渐缩小。近5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在年均11.5万件,2018年至2022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以57.67万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占22国农业发明专利总数的55.53%;中国农业发明专利平均被引频次为1.29,位居22国中的第二位。
在具体领域上,近5年,中国在5个技术领域专利竞争力排名第一,比2017年至2021年增加两个(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疫病防控),在13个农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尤其在动物营养与饲料、植物营养与肥料和农业机器人3个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22国上述技术领域申请总量的70%以上。
中国在农业研究热点前沿领域表现持续领先
在学科热点前沿中的研究活跃程度及表现力是衡量农业科技水平的另一重要标志。本次发布的《2023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同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编制,报告基于2018年至2022年的SCI论文和CSCD论文数据,进一步评估了全球各国家和机构的研究活跃程度及表现力。
报告显示,中国的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总体表现力得分全球排名第一,总体贡献度、影响度和引领度也继续稳居第一。与2017年至2021年相比,近5年我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的总体表现力全面提升,全球份额由28.42%增长至35.15%,国家贡献度的全球份额由31.69%增长至41.71%,引领度的全球份额由18.32%增长至23.67%。此外,在农业9大学科中,中国在8个学科的热点前沿表现力位居第一,学科层面逐渐开始领跑全球,学科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改善。与2017年至2021年统计时段相比,2018年至2022年中国在作物园艺、农业信息与农业工程、畜牧兽医和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农业资源与环境5个学科的国家表现力排名持续位居榜首,水产渔业和林业2个学科的国家表现力排名均由全球第二上升至全球第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清波分析:“这说明中国农业热点前沿研究的成果产出量持续增加,发挥主导力的产出也在增加,影响力持续升温,目前应着力加快将活跃转变为重大突破的步伐,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涉农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活力强的科技骨干企业。本次发布的《2023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以中国上市涉农企业为评价对象,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及变化进行评价。
报告结果显示,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连续4年创新指数稳步提升。2019年至2022年,涉农企业创新指数从46.85提高到48.11。在研发投入上,涉农企业投入不断增加,逐步成为创新投入主体,2019年至2022年,涉农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60%提高到2.75%。涉农企业的创新环境也在持续优化,报告显示,2022年上市涉农企业“创新环境”得分相比2021年增长了11.23%。
在细分领域上,种业行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种业创新能力得分在10个涉农子行业中排名第二,提升速度最快,“创新投入能力”得分在所有子行业中排名第一,“创新环境”得分排名第二。
为进一步强化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报告给出以下建议:通过制度设计突出涉农企业主体地位。对于大型涉农国有企业,以政府合作项目形式推动其参与投入应用基础研究。对于民营涉农企业,考虑设置创新启动资金、补贴等机制,大力扶助使其成为应用性创新主力军。同时,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应用场景向企业开放。政府部门发布应用场景征集指南,引导涉农企业成为场景设计开发、资源开放和应用示范的实施主体。遴选数字乡村建设、智慧农场等若干新技术,打造应用场景样板工程。此外,还应出台农业创新联合体指引和支持措施。
(本报南京12月6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