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3:19:51 来源: sp20241110
今天(2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将在北京延庆开展“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活动,专家学者就新时代长城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话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其中,齐长城是最古老的一段,始建于春秋时期。随着考古探源和保护修缮工作不断推动,新材料、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古老的齐长城正在焕发新生。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这里是距离齐长城起点800米左右的位置,针对齐长城的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正在进行当中,在我身后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清理地层的相关工作。
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
揭示齐长城更多历史
齐长城起点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此次考古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左右。考古人员通过对探方土层的发掘,在齐长城北侧发现了一个古代聚落,并出土若干陶片。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齐长城考古领队张溯:它跟齐长城又有道路相连接,还发现了一些红烧土、灶之类的跟生活相关的遗迹,所以我们推断它是跟齐长城防御相关的军营性质的聚落。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作为一项庞大的线性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凝聚着我国先民的智慧,在建造设计上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能攻易守。
绿色环保新材料
科技助力齐长城保护修缮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存遗迹较多的一处长城,如何科学保护和修缮,当地也进行了探索。在齐长城起点,这里的夯土遗址已经被一层特殊材料严密保护了起来。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保护技术与修复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房立民:用天然的石材废品废渣进行再利用,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无机文物保护,也就是物理性保护,一种新材料,它不破坏文物本体,重量轻,容易安装。
智慧巡护系统
科技守护千年古韵
不只新材料,近年来山东出台《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依据齐长城在沿线7座城市的长度和巡护任务量,共设置了860名公益巡护员,每天一次对齐长城进行巡护。在齐长城淄博段,记者看到,现在巡护员们还有了“智慧帮手”。
齐长城巡护员 韦良双:如果没有大风大雨和极端恶劣天气,我们都是每天来巡护一趟,每趟大约需要3至4个小时。如果发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造成的损坏,我们会立即拍照上传。原来的时候得在本子上登记,现在方便多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该系统具备轨迹自动记录、信息实时查询、数据自动统计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巡护效率和质量。而除了智慧巡护系统之外,卫星遥感监测在齐长城的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安全管理与科技部主任 范仲峰:有些地段山比较高,巡护员到达率可能不是太理想,尤其是在雨雪天气,是登不到山顶的。我们充分运用了卫星图片对比功能,通过图片的变化,会比较明确地发现齐长城周边的变化,提高了我们巡护的视野。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充分使用无人机,包括一些地理信息相关的最新数据,补充和完善我们的巡护系统。(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