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走出去”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4-11-16 22:07:19 来源: sp20241116

  71个国家和地区约1600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图书集中亮相,1000多场文化活动吸引近30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6月19日—23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图博会以“深化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旨在助力中外出版界跨文明、跨国界、跨领域交流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化主题图书受关注

  “李学勤、徐吉军主编的《长江文化史》英文版将面向全球读者发行,意味着更多英语读者有机会领略到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与长江出版社的合作,是柯林斯出版集团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在《长江文化史》英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上,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法语主编葛妮说。该书所属书系“长江专门史丛书”入选长江水文化建设联盟与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共同向读者推荐的25种“长江好书”。

  本届图博会上,中华文化主题图书热度提升,受到中外展商和广大读者关注。在中华书局展位,《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泰文、吉尔吉斯文、哈萨克文、土耳其文、乌兹别克文版,《一本书读懂中国史》越南文版,《中国美德读本》哈萨克文版等集中亮相,引读者驻足翻阅。中译出版社推出的《用音乐学古诗》,将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结合,向世界呈现中国审美。该书英汉双语版从创作阶段就开始中外合作,由中国翻译家许渊冲和美国汉学家凯尔·大卫·安德森共同翻译,此次又输出阿拉伯文版。北京教育出版社携新书《华服霓裳——京剧戏服探秘》亮相图博会,该书通过考察京剧戏服的穿戴规制,深度挖掘京剧戏服背后的中华文化礼仪内涵,收录近500张历史图片、戏服照和舞台剧照。该书作者刘飞、刘连伦在现场结合实物,为观众讲解了“蟒”“帔”“褶”等戏服类型的不同含义,引来阵阵掌声。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看来,中华文化主题图书“走出去”,要兼具题材之“好”和叙事之“美”。“以《彩瓷帆影》为例,这本讲述海上丝绸之路上彩瓷文化的书籍,是中国作家把目光投向世界的生动体现。”该社出版的作家纪红建报告文学《彩瓷帆影》追溯长沙彩瓷融合南北、创新突破,使长沙成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瓷器世界工厂的历程,探秘“中国制造”远销海外的文化和经济因素。据了解,该书版权输出至斯里兰卡、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

  出版界如何迎接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合作实践,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本届图博会“第四届出版融合发展国际化论坛”上与会者关心的一个话题。大家表示,出版产业正面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读者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出版业要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创新整合视听元素,为广大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多维立体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为方便海外出版和馆藏机构及时、直观了解中国出版动态,本届图博会上启动第五届“中国出版集团好书全球云展销大会”。依托该平台,中外出版社不仅可以充分交流,引进或出口优质图书资源,更有机会携手开展合作出版项目。

  中外版权交流成果丰硕

  “文学经典常读而常新,常新而常译,又因常译而有了被更多读者赏读的可能。真正的经典经得起一读再读、一译再译,《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向读者展示的就是这样一本本可待成追‘译’的作品。”在本届图博会中国作家馆举办的《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阶段成果发布会上,文库编委、《世界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叶丽贤说。据介绍,该文库是作家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联合打造的大型世界文学经典翻译出版项目,计划用10年—15年的时间,重新翻译、编辑、出版一批世界文学经典。2019年9月立项以来,项目已分两批陆续出版《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梭罗文存》《爱伦·坡经典小说集》《一千零一夜》等17本图书,其中不乏首次翻译成中文的经典之作。

  本届图博会上,中外版权交流取得丰硕成果,据初步统计,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2100项。其中,各类版权输出意向和协议1426项,引进意向和协议558项,合作出版意向116项。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剑华纪实文学《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签约英文、韩文、土耳其文、吉尔吉斯文版出版协议,将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天文事业发展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丰收纪实文学《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签约马来文、阿拉伯文版出版协议,该书以可可托海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为背景,再现了矿业工作者在可可托海和伊犁河谷之间度过的激情岁月。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何建明纪实文学《石榴花开》是一部以新疆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作品,该书英文版首发式在本届图博会上举行,未来还将推出阿拉伯文版。北京出版集团举办张楚长篇小说《云落》海外版权推介会,作为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楚的首部长篇小说,该书用心书写时代巨变下平凡人的生活和情感,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中国县城的“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提供了诸多真实、立体、丰富的中国面孔,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本届图博会上,中国网络文学吸引外国展商关注。《何日请长缨》是一部聚焦国企改革、工业崛起的网络小说,描绘中国改革开放后重工业发展历程,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窗口。继2023年与韩国民俗苑出版社签署版权输出协议后,《何日请长缨》此次向德国欧洲大学出版社输出版权。

  在社会科学领域,《“一带一路”手册》多语种图书亮相图博会。自2018年推出《“一带一路”手册》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极推动该书多语种出版工作,目前已签约17个语种,出版8个语种,有力增强中西方智库之间的学术互动,使海外读者更全面了解“一带一路”倡议。该社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出版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第一本新质生产力主题图书,自今年1月出版中文版后,启动“走出去”工作,目前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波兰文版的推介和翻译正有序进行,计划2025年6个语种全部在海外发行。

  精彩活动助力全民阅读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生活在中国》新书发布会”上,中法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聆听法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奥利弗·格兰让分享自己的中国见闻。自2005年来到中国,奥利弗先后参与《城市之间》《奥利弗游中国》《我的新疆日记》等多个节目及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多年来,从偏远村庄到现代都市,他行走中国,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奥利弗将亲身经历写成新书《生活在中国》,作为一部个人心灵史与聚焦当下的中国见闻录奉献给读者,引发现场观众浓厚兴趣。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湖南文艺出版社“午夜文丛”新书的发布。在世界文学史上,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巴黎发端的“新小说”,几乎都出自一个叫作“午夜”的小出版社。自1999年,艺术家陈侗等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开始“午夜文丛”系列丛书翻译出版,25年来出版作品127部,其中贝克特、阿兰·罗伯—格里耶、艾什诺兹和图森等人的作品颇受读者欢迎。本次发布的新书包括罗贝尔·潘热的《帕萨卡利亚舞曲》《某人》《梦先生》、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作家生命之序言》、卡特琳娜·罗伯—格里耶的《阿兰》等7部作品。该社还向法国大使馆赠送了一批“午夜文丛”图书。

  中外作家、汉学家、翻译家对话,历来是图博会的重头戏。本届“故事沟通世界”品牌活动上,继莫言、余华、阿来、张炜、曹文轩、刘震云等作家之后,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与来自全球的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围绕中国文学展开对话。“童年是一个作家永远摆脱不掉的最丰富、最深厚、最宽广的写作资源。童年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故乡,而故乡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童年。”徐则臣分享了童年对自己的影响。“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在伊朗出版后,受到读者好评。伊朗读者对故事中描绘的现代北京社会和人物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伊朗汉学家孟娜介绍了该书在伊朗的情况。来自西班牙、墨西哥、韩国、埃及等国的汉学家、翻译家分别分享了阅读、翻译徐则臣作品的感想。

  本届图博会聚焦全民阅读,其间举办沙龙讲座、新书发布、活动体验等1000多场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大众阅读的边界,让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读者在图博会体验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与托尔斯泰娅、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并称为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三驾马车”。在“《乌利茨卡娅作品集》译者分享会”上,三代俄语翻译家围绕文集分享了作家在借鉴俄罗斯19世纪经典文学主题基础上,植入现代生活要素和道德情感,着力探讨小人物和女性生存困境的经验。在“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美丽家乡——长篇儿童小说《孔雀坝,我的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书发布会”上,傣族青年作家李司平、河南籍作家何南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故事。“《点爆故事》图书分享会”上,影视策划、制片人唐蒙围绕新作,拆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故事结构,给写作者以启迪。“《梁启超在饮冰室》新书分享会”上,作者汪兆骞回忆起儿时到饮冰室书斋,给梁启超遗孀王桂荃奶奶拜年的点滴。“《醒来已是正午:2023年短篇小说20家》《茉莉为远客:2023年当代散文20家》新书分享会”上,两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介绍了通过年选定格丰富、多元、新锐的文学记忆的心得。这些活动或面向大众读者,或面向文史爱好者和写作者,或专为青少年读者举办,现场气氛热烈,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

  本届图博会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第四届“阳光阅读计划”。该计划面向海外阳光学校(学堂)赠送中文学习读物,并联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多家国内重点行业出版机构,向海外青少年群体开展国际中文学习产品展销活动,推荐上千种优质中文学习及阅读读物。

  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充分发挥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公共平台作用,积极促进中外出版商贸交流、文化交流,在实现产业各方合作共赢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场精神文化大餐。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