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何以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发布时间:2024-11-14 20:23:30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合肥11月6日电 (刘欣 张强)北京时间11月4日,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等中国4个工程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

  历经2000多年沧海桑田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何以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航拍安徽七门堰引水灌溉工程一隅。(无人机照片)李涛摄

  堰渠规划大有文章

  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约2223年。《舆地纪胜》记载,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片责,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余顷。”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两堰,“灌田两千余顷”,史称“七门三堰”。

  七门堰所在的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的江淮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让舒城县呈现出山区易发山洪、岗丘地区易旱、平畈易涝的特点。这也让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具有与众不同的结构形式。

安徽七门堰引水灌溉工程一隅。李涛摄

  在取水枢纽的规划上,七门堰古代调蓄灌溉系统选择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修建。这个位置上,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又方便施工。七门三堰,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成功实现水沙分流,实现了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

  七门堰灌溉渠线的规划则充分利用了地形条件,沿一定等高线行进,保持适当的输水底坡,满足自流灌溉控制水位高程,合理规划布置陂、塘、垱、渠、沟,以保证最大的灌溉范围。在建设灌溉系统时,非常注意各工程节点的总体关系,“七门三堰”和陂、塘、垱、渠、沟各项工程节点之间的有机配合,具有朴素的系统工程思想。工程利用了杭埠河冲出谷口的水势,又利用了大别山余脉一直向东北延伸的自然地势,在江淮之间形成了一条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纵观舒城的水道,水自西南而东北地输送,形成一个自流灌溉系统。

  “串荡连塘”的强大调蓄机制

  七门堰灌区地处江淮分水过渡带,形成了独特的丘岗型湿地形态。舒城地区雨季集中,但分布不均。在这种丘岗型湿地环境中,存在一万七千多个塘、荡,规模非常庞大,这种特殊的湿地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

安徽七门堰引水灌溉工程一处涵闸。李涛摄

  在灌溉系统建设中,古人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连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串联互通。该系统能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形成功能强大的调蓄机制,还能利用海绵效应,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各工程节点之间有机配合,做到了水系连通,确保水系连通、自然、健康。

  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的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

  科学严谨的灌溉用水方法

  明宣德年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国。“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上五下十,灌蓄分片,各有定期,忙闲分离”,在空间上充分利用地形的特点,在时间上解决了降水量不均的问题,从时空两维度,演化出完美的用水机制。削峰填谷、平衡水量的同时,平衡了灌区各片用水需求。

安徽七门堰引水灌溉工程和平节制闸。李涛摄

  新中国成立后,舒城县人民政府将七门堰灌区与杭北干渠沟通合并为杭埠河灌区,后与淠史杭特大型灌区融为一体。七门堰灌区的先民不辞艰辛,因地治水,严令管水,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灌溉了周围约十五万亩的农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程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多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水利工程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舒城不断推广、传承、抢救、保护七门堰等水利工程遗产。委托专业单位编制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加强遗产的系统保护和综合利用。七门堰水利工程遗产区也已规划建设水利博物馆等多个场馆,基本形成完整的遗产标识系统。

航拍安徽七门堰灌区一隅。(无人机照片)李涛摄

  作为万佛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淠史杭水利工程的核心区,七门堰年接待“访、学、游”超五十万人次。这些措施对工程遗产水利功能可持续发挥、灌区历史文化挖掘与传承、全域旅游发展、灌溉农业产品品牌提升和世界遗产相关品牌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安徽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认为,两千多年来,七门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当代留下了丰厚的水文化遗产和众多古灌排水利设施类型,发挥了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江淮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七门堰丰富的水文化内涵,亟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完)

【编辑:唐炜妮】